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
2022 年单独招生考试卷
语文(100分)
一 、语文知识(1-5 题,20分)
1.下列加横线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(4分) 【】
A.继红 (fē i ) 蓬 蒿 (hā o) B .迸溅(bè ng) 殷 红 (x īn) C. 阔绰(chuò ) 苋 菜 (xi à n ) D.镂空(lò u) 胚胎(pēi)
2.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(4 分) 【 】
A.诀别感概 B .妖娆 语无轮次 C .藉贯 重峦叠嶂 D.推崇 禁锢
3.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(4分) 【 】
A.端午节包粽子、插艾叶、赛龙舟等传统习俗,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。
B.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,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“长征火箭”时,我的脚步戛然而止。
C . 5月22曰,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,造成22死59 伤。
D.张大爷是个棋迷,连走路、吃饭、睡觉都在琢磨棋谱,真是乐此丕疲。
4.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(4分) 【】
A.性情开朗活泼,劳动手脚勤快,这种年轻女子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。
B.清国留学生头顶盘着大辫子,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,形成一座富士山。
C.他总结失败的教训,把失败接起来,焊上去,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。
D.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,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,一条条船只,一个个面影。
-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(4分)【 】
A.为提升“大都匀”的城市品位和首位度,都匀市强化城市规划引领,加快完善交通 路网。
B.为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,中国海监局加大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。
C.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圆满闭幕。与会各方达成诸多重要共识,收 获 270 多项具体成果,并发表联合公报。
D.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,中国政府在经济领域果断应对、措施有力,在民生领域高 度重视、持续投入,均取得良好效果。
二、古诗文填空(6-11 题,12 分)
- 无可奈何花落去,__ 。 (2分 )
- 会当临绝顶,_ 。(2 分)
8.春蚕到死丝方尽,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。 ( 2 分 )
- 烽火连三月, 。(2分)
10.夕阳西下, 。 ( 2 分 )
11.长风破浪会有时, 。(2 分)
三 、古诗文阅读(12-13 题,8分)
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·刘禹锡
巴山楚水凄凉地,二十三年弃置身。 怀旧空吟闻笛赋,到乡翻似烂柯人。 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。 今日听君歌一曲,暂凭杯酒长精神。
12.“ 今日听君歌一曲”中的“君”指的是,“暂凭杯酒长精神”中“长”的意思是 。(4分)
13.诗中颔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?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?(4分)
四 、现代文阅读(14-17 题,20分)
朗 读
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,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,我们难得像过去一样耐心地阅读。 这是一个迅速的、并且是一再提速度的时代。许多东西正在泡沫化,像泡沫那样飞
扬 ,转瞬即逝。在这个时代里,一个人要记住什么,比如牢牢记住有意义的东西, 将是十分困难的。
所以,一些很优秀的人就走在相反的道路上:回到一些古老的阅读与记忆的 方法上来。比如读书,不光是看,还要朗读。古文,好的小说,诗,应该朗读。 这是个美好的过程,这个过程会引起进一步的感动、联想和回忆。对理想的追求, 对境界的领会,都在同一时间里得到加强。字里行间有一种鼓舞的力量,需要声 音去传递和强化。
回想一下,现在人们朗读的兴趣和欲望是大大降低了。记得在二三十年前,
那时候的人是很愿意朗读的。古今中外,我们身边,都有一些朗读的好例子。你 会记得中学时代,那时候写出一篇东西来会有怎样的冲动——远方总是有一个朋 友,总是有一个知音,总是有一个文学的耳朵;而你总是恨不能立刻把一切呈现 到他的面前 不是从视觉上,而是从听觉上,越快越好。我们是否拥有这样的 记忆:天正下雨,你把刚刚写好的东西用塑料布包好,走几十里路,只为了去找 一个人 为了说不清的热爱,为了赢回那一小会儿的骄傲和陶醉。
如果我们发现了一本好书,也会带上它走很远的路,翻山过河 只因为山 的那一边有一个人,只为了让他与自己一起感动。可见,谁发现了一本好书,这 本书首先感动了谁,都会成为一桩可资记忆的快事。
传递好书可能是人的一种义务。那些真正优秀的人,往往一生都保持了这种 对艺术和思想奔走相告的劲头。
现在我们偶尔还能遇到这种人:他们时刻准备着去朗读,以分享幸福——可 是当这个人正处于激动不已的时刻,山那边还会有一个倾听者吗?
山那边的人正转向了其他的兴趣,在看电视连续剧,在酒吧里,在网上。人 们变得口味粗疏。结果这个人再也找不到一个喜欢倾听朗读的人。
你可以找到一本好书,由于它好得不得了,忍不住就要找人共享 四下里 遥望,到处都没有你所要找的人。于是你就像站在了漠漠荒野里一样。
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。
有人写了一个得意的片断,很想像当年那样用塑料纸包好,冒着雨雪翻山越岭、 过河,去读给一个人听。很可惜,山与河俱在,听他朗读的人却没有了。虽然这个时
代的文学人士比过去翻了几倍,可是他们都不愿朗读了,也不愿听别人朗读。
那个寻找朗读的人可能心怀了一种古老的情绪。情绪也可以古老,这在我们年轻的 时候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听说的。但这是真的。
朗读,这不仅是一种对待文字和语言的形式,不仅是一种状态,而且蕴含了一种生 命的质量。
14.作者为什么提出“朗读”这个话题?请根据文中信息概括。(5分)
15.文中论述过去优秀的人对朗读的热爱,列举了哪两个例子?(5分)
16.为什么说“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”?(5分)
17.下面对朗读的理解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(5分) 【 】
- 现代人不愿朗读,这是生活品质的降低。
- 与别人分享朗读,是一件幸福的事。
C.在过去,朗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,现在却已经变得稀奇了。
- 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,文学人士没有必要朗读。
五、作文(18题,40分)
生活中传递的现象很多,如传递火炬、传递快乐、传递爱心……传递的方式也多样, 这一切都给你诸多感受和启迪。传递不仅是一种形式,更是一个过程。也许你曾经是现 在仍是传递的组织者,或是参与者。请以“传递”为题,写一篇文章。(60分)
要求: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;
②文体不限(诗歌除外),不得套作;
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;
④卷面整洁,书写规范,正确使用标点符号。
评论0